-
擅長:危重新生兒的救治,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呼吸衰竭、肺動脈高壓、胎糞吸入綜合癥、肺出血、休克等。尤其擅長早產(chǎn)兒的救治及后期的營養(yǎng)管理。
向 Ta 提問
孫巖,副主任醫(yī)師,2001年畢業(yè)于新鄉(xiāng)醫(yī)學院臨床兒科系。
展開-
新生兒不吃奶如何快速恢復哺乳
首先需密切觀察新生兒體溫、呼吸頻率、精神狀態(tài)及口腔有無異常,調整搖籃式抱姿使嘴巴與乳頭呈合適角度,選安靜光線柔和場所哺乳,輕柔撫摸手心腳底等刺激覺醒,若仍不吃奶則排查感染、低血糖等病理狀況并關注保暖遵循兒科安全護理原則。 一、評估新生兒基本狀況 首先需密切觀察新生兒體溫、呼吸頻率、精神狀態(tài)等,同時檢查口腔有無異常,如潰瘍、鵝口瘡等,若存在此類情況需及時處理以解除吃奶阻礙。 二、調整喂養(yǎng)姿勢 采用正確抱持方式,如搖籃式抱法,使新生兒身體呈斜躺狀態(tài),頭部與身體保持直線,確保嘴巴與乳頭呈合適角度,保證新生兒能順暢含接乳頭,提升吃奶舒適度與意愿。 三、營造適宜喂養(yǎng)環(huán)境 選擇安靜、光線柔和的場所進行哺乳,減少外界干擾因素,讓新生兒能專注于吃奶,避免因環(huán)境嘈雜分散其注意力。 四、刺激新生兒覺醒 通過輕柔撫摸新生兒手心、腳底等部位,適度喚醒新生兒,使其處于較清醒狀態(tài),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吃奶。 五、排查病理因素 若經(jīng)上述調整后新生兒仍不吃奶,需考慮是否存在感染、低血糖等病理狀況,應及時帶新生兒就醫(yī),進行血常規(guī)、血糖檢測等相關檢查,明確原因后針對性處理。同時,要特別關注新生兒保暖,避免因環(huán)境溫度不適影響吃奶意愿,全程遵循兒科安全護理原則,保障新生兒健康恢復哺乳。
2025-08-07 15:16:15 -
新生兒感冒怎么辦
當新生兒出現(xiàn)感冒癥狀時,家長應保持新生兒溫暖、注意清潔、補充水分、觀察癥狀、避免接觸感染源,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1.保持新生兒溫暖:新生兒的體溫調節(jié)功能尚未完全發(fā)育,容易受到外界溫度的影響。確保新生兒的房間保持適宜的溫度,避免過冷或過熱。 2.注意清潔:保持新生兒的呼吸道清潔是很重要的。可以使用生理性海鹽水滴鼻劑或噴霧劑來清潔鼻腔,幫助清除鼻涕和分泌物。 3.補充水分:如果新生兒有鼻塞或咳嗽,可以適當增加水分攝入,以保持呼吸道濕潤。 4.觀察癥狀:密切觀察新生兒的癥狀,如體溫、呼吸、吃奶情況等。如果癥狀加重或出現(xiàn)其他異常,應及時就醫(yī)。 5.避免接觸感染源:盡量避免帶新生兒去人多擁擠的場所,減少感染的機會。家庭成員如有感冒癥狀,應注意隔離和防護。 6.就醫(yī)咨詢:如果新生兒的感冒癥狀持續(xù)時間較長或嚴重影響其健康,應及時就醫(yī)。醫(yī)生會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診斷,并給予適當?shù)闹委熃ㄗh。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新生兒的感冒治療,尤其是藥物治療,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建議家長自行給新生兒使用藥物,以免引起不良反應。同時,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對感冒的處理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家長應根據(jù)醫(yī)生的建議進行護理和治療。如果對新生兒的健康有任何疑慮,應及時咨詢醫(yī)生。
2025-08-07 15:14:09 -
新生兒脫皮正常嗎
新生兒脫皮是正常現(xiàn)象,通常在出生后的幾周內出現(xiàn),無需特別處理,可通過保持皮膚清潔、保濕等方式護理。 新生兒脫皮是正常現(xiàn)象,通常在出生后的幾周內出現(xiàn)。這是因為新生兒的皮膚表層細胞在不斷生長和更新,而老的皮膚細胞會逐漸脫落。 新生兒脫皮的程度和范圍可能因人而異。在一些嬰兒身上,脫皮可能只局限于手掌、腳底和手指、腳趾的皮膚,而在其他嬰兒身上,脫皮可能更廣泛,包括手臂、腿部、腹部和背部。 脫皮通常不會引起寶寶不適,也不需要特別處理。然而,為了確保寶寶的皮膚健康,家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皮膚清潔:用溫水輕輕清洗寶寶的皮膚,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或清潔劑。 2.保濕:在洗澡后,給寶寶涂抹適量的保濕乳液或潤膚油,以保持皮膚濕潤。 3.避免過度摩擦:給寶寶穿著柔軟、舒適的衣物,避免過度摩擦皮膚。 4.注意室內溫度和濕度:保持室內溫度適宜,避免過度干燥或潮濕。 如果寶寶出現(xiàn)皮膚發(fā)紅、腫脹、瘙癢或其他異常癥狀,或者脫皮情況持續(xù)時間較長或加重,建議咨詢醫(yī)生的意見。醫(yī)生可以評估寶寶的情況并提供適當?shù)慕ㄗh和治療。 總之,新生兒脫皮是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家長無需過于擔心。通過正確的護理和觀察,可以確保寶寶的皮膚健康。如果有任何疑慮,最好咨詢專業(yè)醫(yī)生的意見。
2025-08-07 15:13:52 -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多久能退完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一般在出生后2周內逐漸消退,但具體時間因人而異,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yī)。 以下是一些關于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相關內容: 1.定義: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是指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xiàn)黃疸,或黃疸持續(xù)時間較長(足月兒超過2周,早產(chǎn)兒超過4周),或黃疸消退后又重新出現(xiàn)。 2.原因:病理性黃疸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膽紅素生成過多、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膽汁排泄障礙等。此外,一些疾病也可能導致黃疸,如感染、溶血病、先天性膽道閉鎖等。 3.癥狀:除了皮膚和黏膜發(fā)黃外,病理性黃疸還可能伴有其他癥狀,如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體溫異常、呼吸急促等。 4.檢查:醫(yī)生會通過膽紅素測定、血常規(guī)、血型檢查、肝功能檢查等方法來明確黃疸的原因。 5.治療:治療方法包括光照治療、藥物治療、換血治療等,具體治療方案應根據(jù)黃疸的嚴重程度、病因等因素來制定。 6.預防:對于高危新生兒,如早產(chǎn)兒、低體重兒、有溶血病家族史的新生兒等,應密切觀察黃疸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和治療。此外,母親在孕期應注意飲食衛(wèi)生,避免感染,以減少胎兒宮內感染的風險。 總之,新生兒病理性黃疸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及時就醫(yī),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同時,家長應密切觀察新生兒的黃疸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yī)。
2025-08-07 15:12:33 -
新生兒喝奶粉的適宜溫度是多少
新生兒喝奶粉適宜溫度接近人體口腔溫度的37~40℃,此溫度既不破壞營養(yǎng)又可防燙傷及避免新生兒胃腸道蠕動紊亂引發(fā)消化不良,測量可使用嬰兒專用奶溫計或滴手腕感受,寒冷環(huán)境可適當調高,需嚴格把控溫度以遵循兒科安全護理原則保障營養(yǎng)攝入安全舒適。 一、適宜溫度范圍及依據(jù) 新生兒喝奶粉的適宜溫度通常建議保持在37~40℃。這是因為此溫度接近人體口腔溫度,既能保證奶粉中的營養(yǎng)成分不被高溫破壞(如部分活性營養(yǎng)物質在過高溫度下可能失活),又能避免過高溫度燙傷新生兒嬌嫩的口腔、食管黏膜;同時,過低溫度的奶粉可能導致新生兒胃腸道蠕動紊亂,引發(fā)消化不良等問題。 二、溫度測量方法及注意事項 1.測量方式:可使用嬰兒專用奶溫計直接測量奶粉溫度,也可將沖調好的奶粉滴在手腕內側皮膚處感受,以皮膚無明顯燙感為宜。 2.特殊情況調整:若處于寒冷環(huán)境(如冬季),可適當將溫度調高至接近40℃,但需注意避免溫度過高;若環(huán)境溫度適中,維持37~38℃左右即可。 三、遵循兒科安全護理原則 新生兒消化系統(tǒng)和黏膜較為脆弱,嚴格把控奶粉溫度是兒科安全護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需確保每次沖調奶粉時精準控制溫度,避免因溫度不當對新生兒胃腸道及黏膜造成損傷,保障其營養(yǎng)攝入的安全性與舒適性。
2025-08-07 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