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特殊人群需謹慎拉伸
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應避免過度低頭、彎腰的拉伸動作,以防腦部血壓驟升;孕婦拉伸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壓迫腹部或過度拉伸腹部肌肉;骨質(zhì)疏松患者拉伸力度要輕柔,防止骨折。
4.拒絕“疼痛式”拉伸
拉伸時若出現(xiàn)劇烈疼痛,說明動作超出了肌肉和韌帶的承受范圍,應立即停止,調(diào)整動作幅度。正確的拉伸應是輕微的牽拉感,而非疼痛感。
三、拉伸運動的科學時長與頻率
1.單次動作保持時長
每個拉伸動作建議保持15-30秒,此時肌肉和韌帶能得到充分伸展。初學者可從15秒開始,逐漸延長至30秒,避免一開始就長時間拉伸導致肌肉過度疲勞。
2.單部位重復次數(shù)
每個身體部位的拉伸動作建議重復2-3次,讓肌肉有足夠的時間適應和放松,增強拉伸效果。例如拉伸大腿前側(cè),完成一次保持30秒后,休息片刻再重復2次。
3.每日或每周拉伸頻率
普通人日常保健,建議每天進行1次拉伸,每次總時長10-15分鐘即可;運動愛好者可在運動前后各進行一次拉伸,運動后拉伸時間可適當延長至15-20分鐘;久坐人群可每隔1-2小時進行一次短時拉伸,每次5分鐘左右,緩解肌肉緊張。
4.不同場景的時長調(diào)整
早晨起床后,身體較為僵硬,拉伸動作宜輕柔,每個動作保持15秒左右,總時長5-10分鐘;睡前拉伸可幫助放松身心,每個動作保持20-30秒,總時長10-15分鐘,有助于改善睡眠質(zhì)量。
拉伸運動雖簡單,卻需要遵循科學方法才能發(fā)揮其最大效用。了解其功效可讓我們更有動力堅持,知曉禁忌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傷,掌握時長和頻率則能讓拉伸更高效。將拉伸融入日常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拉伸習慣,能讓身體保持靈活與健康,為生活和運動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