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炎癥性腸?。ò冃越Y腸炎和克羅恩?。?。
向 Ta 提問
-
做胃鏡要多久
做胃鏡的時間通常在5-10分鐘左右,具體受患者自身因素(年齡、生活方式、病史)和胃鏡操作因素(胃鏡類型、醫(yī)生操作熟練程度)影響,兒童配合差、長期吸煙、有胃部手術史、患嚴重心肺疾病、病變復雜等會延長時間,普通胃鏡5-10分鐘,無痛胃鏡因需麻醉準備等時間稍長,經驗豐富醫(yī)生操作時間更短。 患者自身因素 年齡方面:兒童做胃鏡時,由于配合度相對較差,可能會延長操作時間。兒童的心理特點使得他們在檢查過程中可能會不自主地扭動身體,增加醫(yī)生操作的難度,一般可能需要10-15分鐘甚至更久。而成年人如果能夠較好地配合醫(yī)生,時間相對較短。 生活方式方面:長期吸煙的患者,咽喉部可能會因為煙草刺激出現(xiàn)一定的反應,在胃鏡插入時可能會增加操作難度,從而延長時間;有過胃部手術史的患者,胃部解剖結構可能發(fā)生改變,胃鏡操作時尋找病變部位或者通過狹窄部位會比較困難,也會使時間延長。 病史方面:患有嚴重心肺疾病的患者,在做胃鏡過程中需要更加謹慎操作,可能會適當放慢速度以確保安全,這也會使胃鏡檢查時間有所增加;對于胃部病變復雜,如存在多發(fā)包塊、嚴重狹窄等情況的患者,檢查時間會明顯延長,可能需要15分鐘以上甚至更久。 胃鏡操作因素 胃鏡類型:普通胃鏡和無痛胃鏡時間略有不同。普通胃鏡主要依靠患者的配合,操作相對直接,一般在5-10分鐘;無痛胃鏡需要先進行麻醉操作,待患者進入麻醉狀態(tài)后再進行檢查,整個過程包括麻醉準備等,時間可能在10-15分鐘左右。 醫(yī)生操作熟練程度:經驗豐富的醫(yī)生操作胃鏡時更加熟練,能夠快速、準確地完成檢查,所用時間相對較短;而相對年輕、經驗不足的醫(yī)生操作時可能會花費更多時間來確保檢查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2025-07-24 12:20:16 -
腸潰瘍是癌嗎
腸潰瘍不等同于癌,腸潰瘍有多種類型,如與自身免疫相關好發(fā)于直腸和乙狀結腸有一定癌變風險的潰瘍性結腸炎,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好發(fā)于回盲部的腸結核等良性潰瘍;癌性腸潰瘍形狀不規(guī)則等,常見于中老年,長期不良生活方式等是風險因素,需通過結腸鏡、病理等綜合判斷腸潰瘍性質并及時就醫(yī)采取相應診療措施。 腸潰瘍的常見類型及特點 潰瘍性結腸炎:多與自身免疫相關,好發(fā)于直腸和乙狀結腸,可累及結腸黏膜,表現(xiàn)為黏膜充血、水腫、潰瘍形成等,癥狀有腹瀉、黏液膿血便等,一般通過結腸鏡及病理活檢可協(xié)助診斷,多數(shù)屬于良性病變范疇,但存在一定癌變風險,長期不愈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癌變幾率會增加,不同年齡均可發(fā)病,女性與男性發(fā)病無絕對顯著差異,生活方式中長期精神緊張等可能影響病情,有此類病史者需密切監(jiān)測。 腸結核: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好發(fā)于回盲部,潰瘍多呈環(huán)形,邊緣不整齊,底部有干酪樣壞死等,常伴有低熱、盜汗、腹痛、腹瀉與便秘交替等表現(xiàn),通過結核菌素試驗、結腸鏡及病理找到結核桿菌可確診,屬于良性病變,各年齡均可發(fā)病,生活方式中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患病,有結核病史或接觸史者需注意排查。 癌性腸潰瘍的特點 癌性腸潰瘍一般形狀不規(guī)則,邊緣隆起呈結節(jié)狀,底部凹凸不平,易出血等,多通過結腸鏡病理活檢明確,常見于中老年人群較多見,男性相對女性在某些腸道癌癥發(fā)病上可能有一定差異,長期高脂肪、低纖維飲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患癌風險,有腸道慢性炎癥病史等人群屬于高危因素,需重點篩查。 總之,腸潰瘍不一定是癌,要通過詳細的檢查包括結腸鏡、病理等綜合判斷,對于腸潰瘍患者需及時就醫(yī)明確性質,以便采取相應合適的診療措施。
2025-07-24 12:17:07 -
幽門螺旋桿菌檢查需要空腹嗎
幽門螺旋桿菌檢查方法不同對空腹要求各異,尿素呼氣試驗的碳-13和碳-14呼氣試驗一般建議空腹或禁食2小時以上,胃鏡檢查通常要求檢查前6-8小時禁食、禁水,兒童患者需遵循相應要求,特殊病史患者依病情調整但總體要排空胃內容物。 尿素呼氣試驗: 碳-13呼氣試驗:一般不需要嚴格空腹,但為了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建議在空腹狀態(tài)下或禁食2小時以上進行檢查。因為進食后可能會影響胃內幽門螺旋桿菌的分布,從而干擾檢測結果。對于兒童患者,由于其配合度可能相對較低,在檢查前更應盡量保證空腹狀態(tài),以避免因進食導致檢查過程不順利或結果不準確。 碳-14呼氣試驗:通常也建議空腹或禁食2小時以上進行。原理是基于幽門螺旋桿菌能產生尿素酶,可分解尿素產生二氧化碳,通過檢測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來判斷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進食后胃內的食物會稀釋尿素,影響尿素酶與尿素的反應,進而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對于特殊病史的患者,如有嚴重胃腸道疾病導致消化功能異常的情況,更要嚴格遵循空腹要求,以獲得可靠的檢查結果。 胃鏡檢查: 進行胃鏡檢查時通常需要空腹。一般要求檢查前6-8小時禁食、禁水。這是因為在胃鏡檢查過程中,需要將胃鏡經口腔插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腸,如果胃內有食物殘留,會影響視野,導致觀察不清,無法準確發(fā)現(xiàn)病變以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情況等。對于兒童患者,由于其胃部容量相對較小,更要嚴格遵守禁食禁水時間要求,以保障胃鏡檢查的順利進行和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同時,有特殊病史如胃腸道梗阻等情況的患者,胃鏡檢查前的空腹要求可能會根據(jù)具體病情進行調整,但總體仍需遵循盡量排空胃內內容物的原則。
2025-07-24 12:15:04 -
做無痛胃鏡需要多久呢
無痛胃鏡檢查整個過程約10-30分鐘,包括1-2小時術前禁食禁水準備、5-10分鐘麻醉準備,進鏡檢查一般5-15分鐘,若有取活檢等操作時間會延長。兒童患者因配合度等可能影響時間,特殊病史患者時間也可能稍長但仍在大致范圍內。 準備時間 術前禁食禁水:患者需要在檢查前6-8小時禁食,4小時禁水,這是為了保證胃內空虛,便于胃鏡檢查時能清晰觀察胃內情況,一般需要花費1-2小時來完成禁食禁水的準備。對于兒童患者,由于其胃排空時間相對較快,但同樣需要嚴格遵循禁食禁水要求,年齡較小的兒童可能需要家長提前做好飲食安排,確保在檢查時胃內無食物殘留。對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別注意禁食期間的血糖監(jiān)測,避免出現(xiàn)低血糖等情況,可能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調整禁食時間或采取相應的血糖維持措施。 麻醉準備:患者需要進行麻醉相關的準備,包括開放靜脈通路等,這部分準備可能需要5-10分鐘左右。對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可能血管條件較差,開放靜脈通路會相對耗時,需要醫(yī)護人員更加耐心和細致地操作。 檢查時間 進鏡檢查:醫(yī)生將胃鏡經口腔插入,依次觀察食管、胃、十二指腸球部及降部的黏膜情況,這部分時間一般在5-15分鐘左右。如果在檢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病變需要取活檢等操作,時間會相應延長,可能會增加5-10分鐘。對于兒童患者,由于配合度相對較低,可能會影響進鏡的順利程度,導致檢查時間略有延長,但一般也不會超出上述時間范圍太多。對于有胃部手術史等特殊病史的患者,胃鏡通過可能會遇到一定阻力,檢查時間可能會比普通患者稍長,但總體仍在10-30分鐘的大致范圍內。
2025-07-24 12:12:34 -
幽門螺旋桿菌會自愈嗎
幽門螺旋桿菌一般不會自愈,其感染對兒童、成年人及有基礎病史人群有不同危害,常用尿素呼氣試驗等檢測,確診后需用三聯(lián)或四聯(lián)療法規(guī)范治療清除細菌。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危害及相關情況 對不同人群的影響 兒童:兒童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后,可能會影響其生長發(fā)育,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能導致兒童出現(xiàn)消化不良、營養(yǎng)吸收障礙等問題,而且兒童時期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伴隨其較長時間,增加未來發(fā)生胃部疾病的風險。例如有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后,相對于未感染的兒童,在生長指標如身高、體重增長等方面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 成年人:成年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后,可能會引發(fā)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長期感染還與胃癌等惡性腫瘤的發(fā)生有一定關聯(lián)。比如一些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風險比非感染者明顯升高。 有基礎病史人群:對于本身有胃部基礎疾病的人群,如已經患有胃潰瘍、萎縮性胃炎等的患者,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后會加重病情,不利于基礎疾病的控制和康復。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檢測與干預 檢測方法:常用的檢測方法有尿素呼氣試驗、胃鏡檢查取組織標本檢測等。尿素呼氣試驗相對簡便無創(chuàng),通過檢測患者呼出氣體中是否含有被幽門螺旋桿菌分解產生的尿素相關成分來判斷是否感染。 干預措施:一旦確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通常需要進行規(guī)范的治療來清除細菌。一般采用質子泵抑制劑、鉍劑聯(lián)合抗生素的三聯(lián)或四聯(lián)療法來進行治療,通過藥物來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生長繁殖并將其清除,但要注意遵循正規(guī)的治療方案,以確保清除效果,降低復發(fā)等情況的發(fā)生。
2025-07-24 12:10:35